实施"三支一扶"计划的意义是什么?
实施"三支一扶"计划,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、到基层去、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,意义十分重大。
(一)实施"三支一扶"计划,有利于促进青年人才健康成长。高校毕业生是青年人才的重要来源。通过实施"三支一扶"计划,可以使高校毕业生熟悉国情、了解民情,不断增强热爱农村、扎根基层、服务人民、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使得他们在艰苦复杂的环境和丰富多彩的实践中经风雨、见世面,丰富阅历,磨练意志,提高能力,增长才干,全面发展,做出贡献。
(二)实施"三支一扶"计划,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,关键在人才。实施"三支一扶"计划,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教、支农、支医和扶贫,为农村输送一批高素质人才,将会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,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;将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,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,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。
(三)实施"三支一扶"计划,有利于建设一支结构优化、分布合理的人才队伍。实施"三支一扶"计划,鼓励、引导和支持广大高校毕业生深入基层,服务群众,将能够更好地开发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;促进人才区域间的合理流动,优化人才资源配置;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,提高人才资源开发的效益;促进城乡协调发展,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。
(四)实施"三支一扶"计划,有利于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。实施"三支一扶"计划,采取优惠政策,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,不仅有助于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,也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,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,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。